|
|
注:第83-106项为航空特色建设招标课题 |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参与人(4人以内) |
所属学院/部门 |
1 |
突出航空特色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热处理方向毕业论文为例 |
张剑平 |
张国光、卢金山、袁永瑞 |
材料学院 |
2 |
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塑料模具课程教学改革 |
李志鹏 |
万里鹰、权红英 |
材料学院 |
3 |
金属材料工程(热处理)专业及专业群的创新实践训练改革与实践 |
张建军 |
温祯洪、袁永瑞、邓莉萍、刘长虹 |
材料学院 |
4 |
《塑料模具CAD/CAE》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
肖建华 |
熊磊,徐海涛,钟卫,邢跃鹏 |
材料学院 |
5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
罗旭彪 |
郭卫平、杨晓燕、吴小琴 |
环化学院 |
6 |
基于网络辅助的双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颜流水 |
夏利民、黄智敏、李剑 |
环化学院 |
7 |
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
张秋根 |
陈素华、魏立安、熊辉、杨莉 |
环化学院 |
8 |
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
邹建平 |
张爱琴、曾桂生、邢秋菊 |
环化学院 |
9 |
国外航空高校与我校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航空特色比较研究 |
吴跃辉 |
熊联明、傅毛生 |
环化学院 |
10 |
机械设计实验中心开放性建设探索 |
吴晖 |
许瑛、朱保利、贺红林、邢普 |
航制学院 |
11 |
具有航空特色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精品课程建设 |
赵学海 |
孙士平、袁宁、肖洁、万文 |
航制学院 |
12 |
《焊接理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杨成刚 |
柯黎明、刘鸽平、黄春平、黄志江 |
航制学院 |
13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 |
路冬 |
秦国华 、焦益群 、叶海潮 |
航制学院 |
14 |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架构和平台搭建的探索与实践 |
陈乐平 |
万宝方、洪书生、陈薇娜、熊祝伟 |
航制学院 |
15 |
《工程力学》课程体系改革 |
李海姣 |
严超华、吴永东 |
飞行器学院 |
16 |
基于模块综合和实践实例并辅以CAD软件的飞行器总体设计教改研究 |
彭云 |
郭小和、张进、衣克洪 |
飞行器学院 |
17 |
基于飞机总体布置与系统结构典型实例的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教改研究 |
宋伟 |
郭小和、史卫成、彭云 |
飞行器学院 |
18 |
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工程意识教育及航空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邱振中 |
徐长英、冯小萍、张树国、李文杰 |
工训中心 |
19 |
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刘 超 |
邱振中、张树国、郑初华、钱海根 |
工训中心 |
20 |
CAXA数字化工厂模式下的“模具测绘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 |
辛集忠 |
邱振中、王家宣、李文杰、张克建 |
工训中心 |
21 |
提高大学生电子实训教学效果的研究与实践 |
王 艳 |
陈益平、赵晟、刘 超、王亦钧 |
工训中心 |
22 |
工业控制PLC实践教学平台基础建设与改革创新 |
赵 晟 |
徐长英、江五贵、朱丽芳、高俊 |
工训中心 |
23 |
工程制造模拟环境下数控加工案例教学的研究 |
高 俊 |
邓煌、汪文凌、辛集忠、赵骞 |
工训中心 |
24 |
基于MULTISIM仿真案例的《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策略研究 |
易宏 |
危水根、童立君 |
信工学院 |
25 |
适应创新型能力培养的电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研究 |
邓谦 |
赵珂、吴开志、张琦、彭嵩 |
信工学院 |
26 |
教育技术专业游戏方向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黄晓军 |
向瑛、舒建文、万孝星、刘畅 |
信工学院 |
27 |
网络实验室中多权网络设施选址问题研究及应用 |
毛红梅 |
蔡虹、舒远仲、彭晓红 |
信工学院 |
28 |
提高分析设计能力的数字逻辑课程改革 |
张小锋 |
黄华、黄忠良、许燕 |
信工学院 |
29 |
面向优质课程建设的网络自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方芳 |
喻金科、徐精华、赵敏 |
信工学院 |
30 |
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工电子教学研究 |
童立君 |
杨小芹、危水根、彭登峰、聂文滨 |
信工学院 |
31 |
基于自主创新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 |
周晋军 |
董华、彭登峰、刘建、程若发 |
信工学院 |
32 |
一般工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指标的研究 |
李军华 |
黎明、杨小芹、王长坤、吴家洲 |
信工学院 |
33 |
具有航空特色的FPGA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
张向阳 |
邓洪峰、吴开志、叶蓁 |
信工学院 |
34 |
“航空电子”方向课程群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邹琼 |
俞子荣、王琪、何矞、刘洪武 |
信工学院 |
35 |
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的优化研究 |
陈学岗 |
龚勇清、朱泉水、刘娟、李淑静 |
测光学院 |
36 |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航空特色《EDA技术》课程建设研究 |
柴明钢 |
陈敏、蒋阳、艾信友、海霞 |
测光学院 |
37 |
无损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探讨 |
袁丽华 |
张士晶,龙盛蓉,李秋峰,任尚坤 |
测光学院 |
38 |
《渗透检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 |
金信鸿 |
吴伟、张小海 、高鸿波、敖波 |
测光学院 |
39 |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的创建与设计 |
黄 玲 |
谢洪阳 张少钦 王中华 |
土建学院 |
40 |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
严景宁 |
雷金波、郑云扬、李鹏炜 |
土建学院 |
41 |
应用型软件人才“2+X”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严盈富 |
罗海平、刘忠民、熊辉、舒坚 |
软件学院 |
42 |
软件学院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刘洪 |
郑建翔、陈宇斌、谭朋柳、韩海峰 |
软件学院 |
43 |
在java课程中引入上机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
苏曦 |
张恒锋、刘忠民、蔡轲、陈莎 |
软件学院 |
44 |
大学生分级教学A班后续课程设置的实践与研究 |
曹玉霞 |
杜雪丽 侯松 舒宏伟 |
外国语学院 |
45 |
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培养研究 |
杨梅 |
唐运兰 李玉君 方霞 袁玲 |
外国语学院 |
46 |
英汉对比视角下的翻译教学 |
胡爱国 |
吴静 袁玲 万涛 李亚青 |
外国语学院 |
47 |
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
段慧琼 |
刘冰泉 高湘民 谢华 陈亦明 |
外国语学院 |
48 |
文化图式建构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齐昂昆 |
张玲玉 李晖 徐红丹 舒宏伟 |
外国语学院 |
49 |
《航空体育概论》编写的理论与实践 |
王润斌 |
周驰,蒋阳,石惠,肖丽斌 |
体育学院 |
50 |
新体育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内容和方法研究 |
袁泽民 |
王俊奇,肖丽斌 |
体育学院 |
51 |
结合工科院校优势开展动画专业创新性实践训练的研究 |
邓航蕾 |
宋军、丘天、徐雷 |
艺术学院 |
52 |
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
梁骏 |
黎庆、嵇立琴、郭林森 |
艺术学院 |
53 |
综合性大学设计艺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李洁 |
熊建新、嵇立琴、桑任新、宋军 |
艺术学院 |
54 |
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
肖著强 |
谢亨渊、晏合敏、宋军、蔡克中 |
艺术学院 |
55 |
解决问题嗓音的教学实践问题 |
董颖 |
万邵芷、施惠媛、贺晓蓉、付晗 |
音乐学院 |
56 |
认知理论视域下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彭春霞 |
况新华、张松龙、夏迎庆 |
国教学院 |
57 |
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个案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马敏 |
余鑫、徐筱秋、张薇、程莹 |
国教学院 |
58 |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研究 |
艾育红 |
徐筱秋、余鑫、龚敏、夏迎庆 |
国教学院 |
59 |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方法与资源优化 |
邹 群 |
张 邻、毕公平、漆志鹏 |
数信学院 |
60 |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黄香蕉 |
郑华盛、杨海波、徐 伟、黄杰龙 |
数信学院 |
61 |
一般工科院校数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毕公平 |
李 曦、夏 璇、孟绪东 |
数信学院 |
62 |
工管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现状分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
雷呈凤 |
夏璇、程筠、明万元、陈凌蕙 |
数信学院 |
63 |
开放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漆志鹏 |
喻德生、李园庭、毕公平 |
数信学院 |
64 |
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学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王秀芝 |
胡志伟、姚林如、孙琳 |
经管学院 |
65 |
《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肖云 |
郑畋、胡志伟 |
经管学院 |
66 |
基于网络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王有远 |
冯良清、戴爱明、杜涛 |
经管学院 |
67 |
需求驱动的软件开发类课程实验项目设计 |
宗琪 |
彭本红、张瑞卿、吴子珺、孟薇 |
经管学院 |
68 |
基于提升学生金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校企实习基地合作模式研究 |
王雄军 |
上官飞、石岩、郭小群、王勇 |
经管学院 |
69 |
基于意义学习理论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
陆音 |
李菊容、李清、许欣 |
经管学院 |
70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企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
余长春 |
黄蕾、陈园、李淑贤 |
经管学院 |
7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 |
廖声丰 |
马万利、任云仙 |
马克思学院 |
72 |
高校思政课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 |
李建耀 |
黄晓梅、张吉雄、于东、罗丽娜 |
马克思学院 |
73 |
参与式发展”理念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及效果评价 |
龚春明 |
冷文丽、钟小石、罗丽娜、万宝方 |
马克思学院 |
74 |
由以欣赏为主到欣赏与写作并重——我校《大学语文》特色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谌贻春 |
刘琴、蔡永国、邓文华、彭志琴 |
文法学院 |
75 |
《矫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
莫瑞丽 |
刘扬、李立文、周林根、周纯义 |
文法学院 |
76 |
航空特色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
陈莹 |
肖华锋、谭振江、雍青、胡浩宇 |
文法学院 |
77 |
案例教学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 |
余冲 |
李立文、刘扬、罗旭华、易申波 |
文法学院 |
78 |
空乘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其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罗洁 |
李勤、雷敏、柳迪善、罗丹 |
文法学院 |
79 |
高校理科基础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平台研究与实践 |
徐宏韬 |
赵希圣、李曦、陈敏、李建耀 |
现教中心 |
80 |
高校研究性学习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理论与实践 |
何英 |
黄忠良、何丹、黄华 |
现教中心 |
81 |
开放型实验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
严志刚 |
熊巍、李云霞 |
教务处 |
82 |
基于教材征订系统的教材供应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
彭玉玲 |
熊巍、黄恢义、李冰颖、李桢 |
教务处 |
83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徐勇 |
鲁世强、张国光、梁红波、王春霞 |
材料学院 |
8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航空特色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化 |
江洪流 |
梁红波、周建萍、谢小林、范红青 |
材料学院 |
85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航空特色课程模块的研究与实践 |
刘光明 |
张国光、张剑平 |
材料学院 |
86 |
航空院校开设《航空与化学》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
黄智敏 |
颜流水、王玉华、周韦、邹建平 |
环化学院 |
87 |
以航空特色为导向的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玉华 |
邹建平、钟劲茅、周韦、谢宇 |
环化学院 |
8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置航空铸造与模具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实践 |
龙文元 |
卢百平、夏春、周全、潘美满 |
航空学院 |
89 |
构建具有航空特色的国家特色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 |
徐精华 |
向瑛、万在红、熊邦书、方芳 |
信工学院 |
90 |
航空电气专业方向创新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
王长坤 |
代冀阳、赵文龙、杨谊华、彭元修 |
信工学院 |
91 |
探索具有航空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新模式 |
张胜 |
胡景春、叶水生、蔡红、张英 |
信工学院 |
92 |
航空特色课程“微波技术与天线”教学改革研究 |
张小林 |
贾杰、熊邦书、徐新河、刘洪武 |
信工学院 |
93 |
基于航空英语语料的英汉口、笔译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
丁丽军 |
吴静 徐翰 胡爱国 吴喜才 |
外国语学院 |
94 |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 |
王云 |
江善元、丁相玉、彭承明、耿立威 |
飞行器学院 |
95 |
基于歼7飞机的航空维修技能培训体系构建 |
钟若瑛 |
彭承明、龚廷恺、谢胡凌、曹联营 |
飞行器学院 |
96 |
基于立体化精英教育模式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
江少锋 |
孙开琼、尚璇、余祖龙、艾信友 |
测光学院 |
97 |
设置航空光电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实践 |
伏燕军 |
何兴道,龚勇清,肖慧荣,柴明钢 |
测光学院 |
98 |
电科专业“创新实践训练”环节的研究与实践 |
肖慧荣 |
王庆、何兴道、柴明钢、黎芳芳 |
测光学院 |
99 |
经济学专业航空特色课程模块化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周小刚 |
王秀芝、王雄军、潘艳平、陈林心 |
经管学院 |
100 |
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创新实践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
雷轶 |
贾伟强、张丹平、乐承毅、王云竹 |
经管学院 |
101 |
《航空产业经济》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姚林如 |
姚德文、陈剑 |
经管学院 |
102 |
《航空供应链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戴爱明 |
贾伟强、王有远、周叶 |
经管学院 |
103 |
基于多维模式的信管专业创新实践训练环节教学研究与实践 |
张丹平 |
陈晓璠、宗琪、彭本红、周玲元 |
经管学院 |
104 |
《航空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刘元洪 |
罗明、谢奉军、彭建华、陈晓璠 |
经管学院 |
105 |
基于大飞机项目背景下形成工业设计专业航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蔡克中 |
熊建新、桑任新、高昱、徐江华、黄凌玉 |
艺术学院 |
106 |
《民用航空法》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任蓉 |
郭莉、李扬、张人方、魏雄 |
文法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