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说】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个人信息
刘涵,17024207、女、汉族、1998年5月、中共预备党员,2017年入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70242班组织委员,推免至山东大学。
风采事迹
刘涵,170242班组织委员、 “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班级干部”等;专业排名第二,连续三年获“优秀三好学生”及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金力永磁一等奖学金等各种奖学金。作为环化学院的学生,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期间,踏实学习,追求创新,乐于奉献,在取得较好专业成绩的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在科研竞赛活动中发表了2篇SCI论文,公布8篇发明专利,获得6项国奖,主持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20余项校级奖项。当然,也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博会等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成长故事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刘涵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夜航的船,追寻星光,修正航向;前行的人,追寻梦想,不畏道阻且长。2017年,她从四川来到南昌航空大学,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
初入校园,她看到老师和学长们白天在教室和实验室的两点一线,瞬间化为了夜晚的轻松与静谧;看到大家借助完善的实验室平台和科研设备,将脑海里的“奇思妙想”转化为学术成果;每天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她亦想参与其中。许是运气,恰巧班主任罗贤新老师带着她进入实验室,踏进科研的一小步,在这期间,她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计划,也学会了多思考,多交流最终发表了2篇SCI论文。在大二暑假,又一次机缘巧合,系主任李剑老师说要找几位同学参加全国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她认为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便主动报名,老师要求做雨水花园模型方案,便连夜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后,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踏出这一步,她便开始了她的创新之路,她还清楚的记得,暑假和夏涛同学做模型时小腿被亚克力板戳了个洞,梅一民学长鼓励她去担任比赛主讲人,第一次向专业老师汇报PPT时老师们的手下留情,在武汉比赛时主动向老师讲解模型,进入决赛时激动的团队,答辩后那热烈的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这次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后,她依旧保持对创新的热情,疫情期间,在不落下课程的同时,与团队在讨论《多级自动排水》项目时,突发奇想,衍生出《隧道内原位净化的减速带系统》,并撰写专利,并在去年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和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二等奖。
当然,她也有迷茫的一段时光,在大二、大三期间,科研和学习没有很好的兼顾,学习成绩一直时专业第三或第四,成绩方面在保研的边缘徘徊,但她咨询老师和学长后,便做着两手准备,大三下学期的生活便成了白天上课学习,准备考研,晚上准备竞赛资料。一直到推免结束,这是她压力最大,最焦虑的一段时间,但她知道,坚持下去了,才会有满意的答卷,靠着与团队的比赛会议和纪录片缓解着这种焦虑感,在暑假也顺利拿到了重庆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所985高校offer,最终推免至山东大学。
推免结束后,在短暂的休息中,回望这3年,虽有许多坎坷,但依旧勇于尝试,勇于试错,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在打击中不断进步。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也明白了严谨细致的匠人气质;也领悟到,坚持是黑暗中的曙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入南昌航空大学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迷惘中的那丝坚定,懦弱中的那缕勇敢,沉沦中的那点上进,汇聚起来,就是她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那股韧劲,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毕业寄语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未来的你们,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你们不仅要努力巩固知识结构,钻研理论内涵,丰富实践经验,更要提高综合素质,践行着“厚德明理 笃学拓新”的院训,扬鞭奋蹄,迎潮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