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红壤育青苗 乡贤传薪火
—南昌航空大学“红壤青苗 绿翼耘乡”暑期大思政实践队走近五位守护赣鄱的“平凡英雄”

来源:姜海花 发布时间:2025-07-09 14:00:35 浏览次数: 【字体:

盛夏,赣北群山葱郁、蝉鸣声声。2025年7月2日至8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红壤青苗 绿翼耘乡”暑期大思政实践队为感悟绿色生态与红色精神,深入德兴市龙头山乡,实地采访优秀乡贤,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其事迹,传承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

脚下守山河

在暖水村洎水河畔,实践队邂逅了护河英雄江澄清。作为2021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他正率队巡河,手指清澈河水,忆往昔:“2015年前,这里因非法电鱼而河水浑浊,鱼类几近灭绝”。2016年他毅然组建护河队,每天巡护6公里,清理垃圾、制止非法捕捞。“常有人说我多管闲事,”他笑着说,“可这河是大家的,不管不行。”如今洎水河重现鱼虾成群的景象,最让他欣慰的是村民们发生了大转变,都主动加入护河了。江队长的故事让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在走访龙头山乡期间,实践队员还与消防员江景秋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位90后退伍的军人向实践队员讲述了他的选择:“退伍后选择消防,因为这里离群众最近”。他自豪地回忆起清明时节,与护林员祝辉旺、护河员江澄清并肩作战,共同扑灭山火的英勇经历。在和队员们一起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他动情地说:“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最好方式。”这种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脸庞刻忠诚

在龙头山乡走访期间,实践队见到了护林员祝辉旺。这位常年穿梭在林海中的守护者,身上留着山火灼伤的印记。“地方的资源我们必须保护好!”他坚定地说。今年以来,他已制止30余起破坏生态事件,包括协助警方破获一起持枪盗猎案。虽然经常遭受不解甚至面临危险,但他无怨无悔。随着大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破坏行为逐渐减少。谈及未来,他寄语实践队员:“绿水青山需要代代相传”。祝辉旺用伤痕见证坚守,用行动诠释着“两山”理念的真谛。

心中驻丰碑

在石头部落红色文化馆,72岁退伍老兵毛坤元向队员们讲述革命故事。这位曾获“投弹能手”称号的老兵,退役后扎根农村守护红色文化。他指着《红军歌》展品说:“这些歌谣承载着人民信仰。”临别时他紧握队员们的双手殷切嘱托:“青年要心细胆大,传承红色精神”。老兵的坚守,如同沉甸甸的嘱托,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程樟柱——一位失明的导弹部队老兵、83岁的全国道德模范,用颤抖的双手抚摸展柜,声如洪钟地讲述着方志敏的事迹。当听到有参观者的脚步声,他立即精神抖擞地准备讲解。“这些故事不能断在我手里”,程老朴实而执着的话语令实践队员们动容。临别时,程老叮嘱队员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新时代接班人。

通过走访龙头山乡的五位乡贤,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江澄清的执着、祝辉旺的坚韧、江景秋的担当、毛坤元的激情、程樟柱的赤诚,构筑起生态保护与红色传承的鲜活教材。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既要握好绿色发展的接力棒,更要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撰稿:姜海花,一审/校:陈少波,二审/校:涂新满,三审/校:刘继勇)


责任编辑:陈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