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抽查学生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试题试卷、实验报告、生产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 (1)了解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制度、规定措施的程度; (2)了解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质量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程度; (3)了解这些环节教学的学生适应程度,以及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每位专家至少调阅一门主干课至少一个班的所有教学资料;每位专家至少调阅一个班(近四年的)的毕业设计(论文),重点查阅3—6本(按学号抽取);指定一名专家重点抽检一个班的生产实习报告。[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1)专业如何保证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其实现过程; (2)学生能力的达成情况; (3)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情况及其教学工作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贡献情况; (4)管理制度对学生培养的保证情况以及管理人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认识; (5)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1)在校学生。根据专业规模随机抽取,一般不少于30 名。注意学生的性别比例、生源比例和年级分布。应届毕业生占较高比例。 (2)校友。在接受评估认证专业提供的可参加访谈的近几届毕业生名单(一般不少于40 人)中,选择10-20 名。兼顾校友从业的类型(技术研发、技术管理、产品营销、自主创业等...[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以及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收获。重点为专业核心课程。听课关注点不是讲课技巧和课堂纪律,而是教师是否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1)教师是否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 (2)了解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思路、教师素质要求、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理解、看法和意见; (3)了解学校以及院系教材使用、教书育人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有关人才培养的理念、制度、政策、计划、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1)学生是否理解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 (2)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团队合作等的程度以及符合培养目标的程度; (3)了解学生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程度,有意识按照培养目标学习的程度; (4)听取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管理人员包括学院、专业负责人、辅导员、专业教务人员、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设备处等)。 (1)访谈专业负责人主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专业特色及适应性,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其符合培养人才定位、专业特色的程度,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制定与实施...[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
-
听取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评估认证] 发表时间:2021-04-26